標籤

2020年11月27日星期五

朱自清的散文



晨早起來,整理一下書架上的舊書,竟找到了一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《語文影》。這本小書,是1976年4月香港印刷版。定價:三元。選看了幾篇,都是談論說話的,主要講寡言、慎言,保持沈默。朱先生的文字十分好,真的做到我手寫我口,很溫文儒雅,看得人很舒服。

上網重閱他的名篇《荷塘月色》,文字優雅而有詩意,確是散文之典範。

「月光如流水一般,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,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,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;又像籠著輕紗的夢。……」

2020年9月18日星期五

對話錄(六):再談電影

與家兄的對話摘錄。甲代表我,乙是家兄。

[甲] :在網上已可看迪士尼的真人版《花木蘭》,沒有太大期望,覺得反不及迪士尼之前的動畫版。其實花木蘭這故事耳熟能詳 (可以話十分老套),對我來說並不吸引。

對於女中豪傑,我較喜歡穆桂英;而我一直有此疑問,花木蘭女扮男裝,何以軍隊中的同袍從不發覺 (不可能?) 唯一解釋是:他們不是不知,只是扮不知,始終有位女隊友,好過清一色的麻甩佬。另一可能是,花木蘭是男人婆,不是電影中那麼靚女。事實上,木蘭辭也沒有說她是美人。話說回來,真人版花木蘭,十分普通。

[乙] :動畫版好看。

[甲]:是的。真人版花木蘭,雖然大卡士,但劇本太不濟了,武打場面也一般 (沒甚兩軍對戰的大場面)。浪費了好演員,也壞了經典傳奇。失敗之作!

花木蘭有很多版本,趙薇、陳坤那個電影版本較好。(至少比迪士尼版為佳)

[乙]:這套好看。昨晚看了花木蘭,攝影很美。

[甲] :不能只看攝影。巾幗英雄,我只欣賞穆桂英,楊門女將。花木蘭只是代父從軍,一個「美麗傳說」,歷史上對她的記載厥如。至於她的容貌,我便一直懷疑是「男人婆」,至少一定不是那樣娟好。

不是對「花木蘭」有偏見。只是心中一直存疑,怎可能木蘭從軍多年,冇人發覺「他」是女兒身 (除非他根本就是男人)?打仗不用沖涼嗎?不會受傷嗎?不用赤膊操練嗎?

花木蘭本是「男子」,為何沒有人想過?文學家將故事美化了,才有女扮男装、代父從軍的故事? (另類思考,純粹猜測) 題外話,不用認同。

[乙]:你這是有趣的聯想。梁祝三年同窗的故事亦然。

閒話家常,什麼都可以說。

花木蘭故事來自《木蘭辭》這首樂府,真實性沒法可考。只是自己的觀感,沒有評論。穆桂英,楊家將亦是小說人物。歷史上可考的女英雄,可能只有梁紅玉。

[甲] :梁紅玉也沒甚麼事蹟,僅擊鼓退金兵而已。穆桂英,雖是小說人物,但形象深入民心。

[乙]:木蘭形象在北方亦深入人心。中國古代婦女根本是受欺壓的群族,男權社會天下。但現在的平權運動,亦有可爭議的地方。民間詩歌,不可考其動機。

[甲] :花木蘭女扮男裝,代父從軍,大團圓結局。 這令我想到祝英台。同樣是女扮男裝,但結局是悲劇收場。

梁山伯是一書呆子,不知話佢蠢、抑或單純?怎可能同窗三載,不知道祝英台是女兒身?(人家明示暗示很多遍,沒可能不知道?) 我想梁山伯不是不知,而係自卑,自己是寒門出身,怎配得上高門大族的祝家?當時是南北朝,講究門第家世出身的年代,門當戶對。山伯即使有一官半職 (做初級公務員),有排先升到一品。祝家是望族,怎會俾窮小子攀附?

梁祝注定是悲劇。花木蘭,幸福多了!

[乙]:梁祝是江浙故事,屬南方;木蘭故事背景是北魏,大北方,民風有別。

2020年9月9日星期三

袁明輝 國際著名微距攝影師

真正的攝影大師!

大自然竟可拍得這樣美?令人讚嘆。



袁明輝,武漢人,國際著名微距攝影師。國家攝影高級會員,新世語CRC高級簽約攝影師,野性中國自然影像學校導師。主要拍攝當地的自然景觀,昆蟲和植物,能夠以發現性的視覺引起觀者情感上的共鳴。他的攝影作品曾多次在國際攝影大賽中獲獎,包括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(WPY),世界最佳自然攝影獎(Windland Smith Rice),國際自然攝影競賽獎(Asferico),英國國際園藝攝影年賽(IGPOTY),美國國家野生動物攝影大賽(NWF),德國國際自然攝影亮點獎(Glanzlichter),亞洲最佳自然攝影獎中多次獲得冠軍。他以攝影的視角為自然界的生命寫詩,拍攝主題多是一些小昆蟲和植物,表現它們的尊嚴和美麗。

(來源: 新華網)


2020年8月25日星期二

對話錄(五):再談閱讀

與家兄的對話摘錄。甲代表我,乙是家兄。


[甲]:八月中,天氣熱得要命。
 
[乙]:最近看書很雜,紅樓夢,佛經之外,社會科學、經濟學的都借了一些看,真是無底深潭。

[甲]:圖書館開了嗎?

[乙]:朋友在嶺大工作,可以幫我借很多書。我借了一些當代西方的最新著作翻譯本,頗有得著。

[甲]:嶺大圖書館?甚麼近著?可以的話,盡可能看原文。

[乙]:台灣譯本,不錯的。看英文慢,我讀譯本取其思想內容。

我借了的書有:
1、快思慢想,
2、未來的人才,
3、未來社會等待的人材,
4、挺身而進,
5、Nudge 推力


1,5 是諾貝爾獎經濟學得主代表作,近10年影響西方世界極大。

2,3 探討左腦右腦思考的影響力。

[甲]:上網查找過這些書的簡介,都是近年的暢銷書,尤其是1, 5。我遲些也找來看看。

[乙]:最近忙著看書。

[甲]:天氣熱,你仍忙著看書,十分難得!我沒你這般勤力。

[乙]:看書是餘生志業,不敢鬆懈。

佛學,寫字,讀書,三大方向。自退休後,確認以這為目標。

[甲]:…… 既提起了晉惠帝,引發我對他的興趣。晨早起來,即上網查找有關他的資料,除了他的「何不食肉糜?」以及「官私青蛙」兩則逸事外,世人對他所知不多。

史上譏笑他為白痴,其實不太公正,他遠未夠班。確切地說,他只是「平庸」而非智障,歷史上比他更昏、更弱智的君主多得很。沿此脈絡,重溫了當時的歷史事件:八王之亂。

惠帝使我想到中國史上一個長久問題,君權集中不利於國家。但帝制自有其渊源及作用,不應全盤否定。這是很專門及複雜的學術研究,不在此詳細討論了。……

疫情關係,圖書館似仍未開放。但我上網可借閱電子書,只是書種不多,也不如看實体書(印刷本) 過癮。

我也看得很雜,手上看的是四個不同範疇:紅樓夢的詩詞彙編、中國的太監、天工開物與中國文化科技、蔣維喬的中國佛教簡史。

[乙]:為興趣而讀,求一己快樂。好事。

電子書基本不看。

[甲]:好的電子書,有如揭頁的書本。我看的是公共圖書館的正規版本,也很方便。習慣問題,閱讀才是重點。

[乙]:能閱讀是人生福報。

[甲]:不為考試、不作研究,純粹興趣。

2020年8月13日星期四

朱彩鳳的陶瓷藝術


《禪心菩提》

朱彩鳳一九七四年生於陶都宜興,現為國家級工藝美術師、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、江蘇省陶瓷行業協會陶藝委員會會員、第四屆「陶都宜興優秀青年陶藝家」。……

她喜歡在紫砂的外形上「再創造」,通過貼花、刻繪的方式,讓紫砂煥然一新,更加符合現代的審美。

她製作的壺,線條流暢,棱角明晰,壺面挺括,很多評論家用「靈動」來形容她的作品。細看她的作品,線條飛逸,靈思縹緲,柔美與剛毅並存,一看便知是出於女性陶藝家之手。

她尤其擅長的是提樑壺。提樑壺是為了提拿方便,在肩部兩端連以半月形提樑。它是紫砂壺中極為重要的一類,對陶藝家的技藝與分寸感的控制幾近嚴苛。她展出的作品中,便有《清竹提樑》、《靜客聽蓮》,線條優美,亦有動感。

清竹提樑》

《靜客聽蓮》

在朱彩鳳看來,紫砂壺的魅力在於骨肉勻亭,就像一個人,骨骼與肌肉、表與裏,各個部分的比例非常合理,像個亭亭玉立的美人。


( 來源:大公網《朱彩鳳深圳展紫砂壺》)

2020年8月8日星期六

鳳凰花開

經已立秋,天氣仍然酷熱,陽光熾烈如火。鳳凰木特別鮮豔,雖然花凋落了不少,但依然燦爛。













註:鳳凰木 (學名:Delonix regia) 又名影樹、鳳凰樹、鳳凰花、金鳳、火鳳凰、洋楹、紅花楹、火樹、紅火楹、火焰木、森之炎等,為豆科鳳凰木屬的植物。

它以華麗的花朵與蕨類植物般的綠葉出色。它生長在世界上許多熱帶亞熱帶地方作為裝飾和遮蔽太陽的樹木。(引自維基百科)


2020年8月5日星期三

對話錄(四):談電影

與家兄閒聊,也曾談論電影,胡說一番。
(甲代表我,乙為家兄。)

[甲]:近幾個週日晚上,ViuTV 英文台播Rambo 殘片,重睇後有以下感想:

除第一集外,睇Rambo 之後的續集,睇到火都來,簡直荒天下之大謬,混帳垃圾片!

Rambo 一人單挑身入虎穴,勇救人質,一個對幾百個,人家武器裝備精良,卻老奉打佢唔中 (隻眼有問題)。而Rambo 就百發百中,例不虚發,打不死!真係大美國佬主義,自我感覺良好。(其實是神經病,妄想症。) 雖說睇戲是消閑娛樂,不用認真,但也要保持幾分清醒。

[乙]:所有武打片都差不多。從前張徹拍的不是更誇張嗎?記得大刺客和金燕子,獨臂刀嗎?
但都成為經典。

我覺得蘭保第二集挺好看。

[甲]:我強調的是,雖說是消閑娛樂,但要保持「幾分清醒」 (不用太清醒,幾分夠了)。

[乙]:我沒有分那麼清楚。如果是娛樂的就是娛樂,放空自己兩小時。

生活已經好沉重,看電影從來都是一個解壓的時空。

等於看小說,只有好看不好看,過癮不過癮。又不是要做學問,不會分析那麼多。

要是要清醒的看小說或電影,什麼樂趣也沒有了。三國、水滸也不用看,對嗎?

[甲]:同意。太清醒,睇戲就冇意思 (冇癮!) 但唔清醒,睇得多又變弱智。間中妄想下好了。

[乙]:如果我要寫碩士論文或博士論文才要清醒分析。所以,不要說Rambo 垃圾電影,它曾帶給很多人快樂的時光。

等於我不喜歡看什麼復仇者大聯盟那類電影,但有人很喜歡。各取所好吧!

我很喜歡看占士邦,他也不合理啊!我強調的。

[甲]:清醒同分析是兩回事。清醒不一定要分析,但分析當然要清醒。

只是分享個人愚見,不用為此爭拗。

[乙]:
看畢【教父】一二三集,的確是偉大的電影。

[甲]:網上看?

[乙]:是,大電視。

[甲]:片太長了,難得你咁有興致?

[乙]:分三天看,有戲味。

[甲]:我有Godfather 英文小說,當時的暢銷書。

[乙]:想看回昔日的經典電影,一日一套,挺好的享受。


早上星期看【舒特拉的名單】,也是三個鐘的長片,感動得很。好電影如好書,看到大師作品是人生樂事。

[甲]:那些「經典」太舊了,重看反而破壞了美好回憶。電視最近重播大白鲨,我便覺得很悶。【
舒特拉名單】確很好。

[乙]:不同年紀不同領受。

2020年8月4日星期二

對話錄(三):談讀書

與家兄的對話摘錄。甲代表我,乙是家兄。


[甲]:除佛經外,也可看看聖經,多了解一些。其實相通,很多對基督教的詮釋及理解是錯誤的。

[乙]:很少看。現在看書很隨意,《三國演義》看了一半,很過癮。

今年是想把四大小說看完,再看史記。

[甲]:《西遊記》我始終看不完,主要是看了前半部。

[乙]:唐詩宋詞揀來慢慢唸,體會意境。
《西遊記》最精彩是孫悟空的頭七回。

[甲]:《水滸》也很過癮,特別是那些山東粗話。

[乙]:古典的,經典的才好看。《水滸》是很血腥暴力的小說,但人物語言寫得精彩絕倫。

[甲]:《紅樓夢》我是睇頭睇尾,沒有認真從頭到尾細讀。

[乙]:最好看的還是《紅樓夢》,人物性格個個精彩,人性,哲理性是中國文化的集大成。

[甲]:《水滸》人物活靈活現。

[乙]:由儒入道再入佛,無盡的思考點。年紀大了,才明白《紅樓夢》說些甚麼,因為明白人性多了點。

[甲]:我不大喜歡《紅楼夢》,不能投入。

[乙]:你未真正讀全書,當然不投入。

[甲]:不是說《紅》不好,始終它是「四大經典」之首,無可置疑。

[乙]:現代的大小說家莫不受《紅樓夢》的影響,對其推崇備至。張愛玲,白先勇,亦舒都是紅迷。

[甲]:時間精力有限。(要讀的書太多)

[乙]:那當然,人人選擇自己喜歡的讀。亦因此要選最好的讀,最有代表性的讀。

[甲]:我的興趣不在文學,已轉向歷史。指興趣,不是學術研究,行將入木,不再搞這些。

[乙]:漢書,資治通鑑,都是史學鉅著。

現代人壽命平均80以上,尚可讀書20年。心滿意足了。

你說興趣在歷史,那麼讀哪些呢?

[甲]:有關歷史方面的,不一定是史藉,比如CCTV的歷史紀錄片。純粹興趣 (確切地說:關注)。已過黃金之年,不搞學術玩意。

[乙]:明白。隨喜。

[甲]:最近在網上翻看了《雪中足跡》,此書原文是英文版。序言中曾提及李世娟女士,知道她是法師在美國西岸弘法時的傳譯者。好奇下,在網上找到一篇關於她的英文訪問。

[乙]:好。《雪中足跡》看過兩遍,深受感動。

[甲]:圖書館全關閉,不能借書。看家中藏書,及上網看電子書,每天看半至一小時,無固定時間。

[乙]:非常好。光是把家中書看完,也要很長時間。

[甲]:家中有書千多本,值得重看的約百餘,但都是些舊書。我已冇買新書,收藏是一問題,且看過的書很少翻看。圖書館藏書較豐,新舊均有,借閱便可。還有,網上資源豐富,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。

[乙]:網上看書仍不習慣,搜尋資料卻是方便。

[甲]:習慣問題。比如電子錢包,你不習慣,便少用。

[乙]:主要是眼睛不能長期屏幕。看紙本沒那麼累。

[甲]:也是。不過大勢所趨,知識爆炸年代,數據化電子化,無紙乃必然趨勢。

[乙]:我相信不會是我們的年代見到。

[甲]:看CCTV《歷史的拐点》漢匈之战,勾起了對漢武帝那段時期的興趣。一些歷史人物:漢武帝、李廣、衛青、霍去病、李陵、蘇武……以前只知其名,沒有怎樣深入認識。上網翻查資料,令我感觸最深的是李廣、李陵。李廣是壯志未酬,有才能但冇運;李陵最慘,遭遇令人同情。《漢書》記載,李陵以五千步兵血戰數萬匈奴大軍,最後終寡不敵眾兵敗投降。(非戰之罪,強弱懸殊)。

[乙]:沒李陵之禍,沒有後來的史記。始作俑者,漢武帝。

[甲]:看有關李陵的一段歷史,所述那一場以小敵多的血戰,看得人心驚膽顫,如在現場。李陵麾下,皆武功高強,以一當百,每次出戰都殺敵數千,是漢軍中最精銳的部隊。何以故?因全是李陵挑選的親兵(荆楚勇士)。李陵戰敗降匈,原因很多。歷史便是這樣,天意弄人。

[乙]:李陵答蘇武書一文有極詳細的描述,以五千之眾對十萬之師,而沒有援軍糧草,其敗是無可奈何。

歷史往往令人歎息,一將功成萬骨枯。

近日每天唸金剛經一遍,有所得著。也在看南懷瑾先生的《金剛經說甚麼》一書,如听其講課,很有親切感。

[甲]:南懷瑾先生的書甚好,析解透切,如聽其課。

你看你的《金剛經說甚麼》,我最近看南老師的《老子他說》。

[乙]:好。日後我會再買他的書看,就像上他的課一樣。

[甲]:網上有南懷瑾老師的所有著作,電子版。

[乙]:我不習慣看電子書。

[甲]:明白。

[乙]:等於聖嚴法師有全部作品的電子版,我仍是捧著他的紙本著作拜讀。

法鼓山全集我有電子版下載了,但不會拿來看。

2020年8月3日星期一

對話錄(二):談閱讀

與家兄的對話摘錄。甲代表我,乙是家兄。


[甲]:睡前有看書一會的習慣,昨晚於網上翻看魯迅的雜文,重拾舊憶。鲁迅先生的作品,年青時頗著迷,大抵上都看過了。言簡意賅,乾淨俐落,文字辛辣,陳言務去。


[乙]:魯迅思想精闢,影響深遠。他最好的作品仍是吶喊、彷徨二書。

睡前讀書,印象深刻,好習慣。

[甲]:紅樓夢看完了嗎?(細讀)

在網上讀了一些紅樓夢的英文翻譯,將紅樓夢的詩詞譯成英文,是超難的!我看的是楊憲益先生的英譯,饒有趣味。

[乙]:未看完。計劃年底前看完。

一天看一回到兩回,先讀蔣勳的解說,再看白先勇的,然後看正文。另外還有其他人對紅樓夢的研究,也會逐一閱覧。慢慢看,挺有樂趣。

對於有限的未來,我只想盡可能接觸美麗的風景和文藝作品,政治太骯髒了!

西方管理學大師 Peter Drucker 說他少年時正值納粹主義高漲,他看見街上的遊行群眾後,在不自覺中離隊,事後他反省說:自己從來不喜參與群眾運動而喜歡作一outsider, 更能冷靜理性的思考。

近年,我深以其言為座右銘。

[甲]:不要以為我熱衷政治時事,我也沒興趣,但不能完全不聞不問,始終在人境,只要「心遠」便可以了。

近日,我在閱讀鲁迅的作品,以及每天都讀一些英文篇章;也會翻翻一些詩詞古文,歷史 ……。不參予其中,置身事外,客觀上已是outsider了。

[乙]:我看看新聞知道梗概就夠,不多花時間看。寫字讀書要花四到五個小時,要很集中精神呢!

[甲]:對的。

[乙]:寫字平均兩小時一天,另外看紅樓夢一小時,再讀佛學和誦經也要一個多小時。

很忙的。

[甲]:對於寫字,我沒此耐性,所以字寫得不好。對於寫得一手好字的人,我是十分欣賞的。

每天我都會抽些時間閱讀,純興之所至,近日在看鲁迅的雜文,以及一些詩詞曲的英文翻譯,尤其是紅樓夢的。

[乙]:各取所需,感恩惜福。

[甲]:晨早起床,無意間讀了逯耀東先生的一篇文章《似是閒雲》。逯的大名我是知道的,但沒怎看過他的著作。家中曾有一本他的書,但搬家時可能遺失了。逯是歷史學家,但他的散文十分好 (有點意外)。其中提到周一良教授,順藤摸瓜,我翻看了周的資料。周老與季老經歷相似,同是文革的受害者。周的自述《畢竟是書生》與季的《牛棚雜憶》,令人唏噓。

[乙]:我有一本逯的著作,談中國古代飲食文化,不知放哪了?

周一良教授的書沒有看過。季先生的則不少。

書如海洋,看緣。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飲。總有取捨。看經典,獲益最多。所以我選最出名的讀,慢慢讀,像讀紅樓夢。這是計劃,未付諸行動。始終世上要看的書太多,要慎選。

[甲]:同意。要看的書太多了,要選擇。

每天抽些時間看看英文 (我會花約一小時),讓自己不至於對此語文生疏。看甚麼不是重點,不一定要經典名篇,內容不限,只要是英文。看英文(或其他外文) 的另一好處是,思考角度會與看中文不同,視界開濶些,我認為是一好事。

我不練字,騰下的時間用來看英文。你認為哪樣重要的,便會有法子抽出時間去實行。各取所需。

《傅雷家書》是否在你處?隨口一問,這是好書,如遺失了便可惜。在網上閱《傅書》,很感觸,之前沒怎細看,無甚印象。

值得讀的書有很多,但書海無垠,只能挑最好的來看,二三流及帶來負面情緒的不用看。

我不定時就寢,但定時起床。晨早起來,翻看一下新聞 (大概),之後隨意閱讀一些短文。剛翻看了兩則傅雷家書(網上版),情感真摯,唯一我覺得不足的是,很多家書是英文寫的,但為了方便不諳英文的人,通統全譯為中文(却不附上原文)。對我而言,總覺略為失真,看得不爽。閱讀,也算一種腦部保健活動,溫故知新,防止腦退化。但現在人都不閱讀了,打機上網聽KOL吹水,所以(大多數)人愈來愈蠢(指不用腦)。

[乙]:家書很好看,間中翻閱也仍然有得著。大翻譯家的文字很真很美。

[甲]:好處是,不用順序看。

[乙]:書是每天也讀的。最近讀唐詩,細讀,趣味盎然。紅樓夢仍持續的看,是享受。

對話錄(一):談文學境界

家兄為語文科退休老師,一生從事教學工作。曾與家兄在日常閒聊,談文說藝,雖不是甚麼名家之言。但今時今日談這些,實頗為另類。兹選錄一些,作為生活上的一點印記。

此為對話體。甲代表我,乙為家兄。

(王樹山書法《人間詞話》人生三境界)

[甲]:王國維《人間詞話》談境界,有有我之境,有無我之境。這較易理解。

但又說「古今之成大事業、大學問者,必經過三種之境界:
“ 昨夜西風凋碧樹。獨上高樓,望盡天涯路。” 此第一境也。

“ 衣帶漸寬終不悔,為伊消得人憔悴。” 此第二境也。

“ 眾裡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,燈火闌珊處。” 此第三境也。」

境界由二變三,這裡三境該如何理解?
如第一境:是有我,則第二、三境為何?

對於境界,我也認為有三:有我,無我,境我 (合一)。猶佛家所言,非空、非有、非空非有。

[乙]:我理解三階段為
1  摸索
2  不棄
3  偶得
可以斟酌思考

[甲]:這裡的境界,如指階段(或過程) 便可理解。

以寫作的角度看:
1. 創作
2. 思考
3. 靈感

[乙]:我覺得有點不對焦,可以討論。

[甲]:這個我是同意的,但我不認為這是境界。用英文詮釋是,境界指一種 a certain level of attainment,而階段是 a stage of progress。個人謬見而矣。

你對王國維先生的境界論有何補充?

[乙]:他具有創見,國學深厚,人間詞話是經典之論。

中國文學境界之說唯有懂中國文化者領略。

[甲]:不局限於文學,音樂、美術、功夫……皆然。境界,於我是遠望而遥不可及,仍在門檻以外,豈敢奢言妄語。

中國文化深廣,窮吾一生亦只能窺其一斑。稍懂已不容易,真「懂」的幾何?自以為懂的居多。時移世易,今人要了解中國文化,難哉!以西學來「了解」中國文化,其實很荒謬。(呃下洋人,嚇下國人,見得太多。)

[乙]:同意。所以為學,不求多,求一門深入。永遠謙卑的學習。

[甲]:一門深入,足矣。學無止境。今所求者,不為虚名,學習便是一種樂趣。

學而後知不足,知不足而學之。

[乙]:學習,終生之事。

[甲]:我有一種「上下而求索」的探索癖,和你討論後,我又在網上搜尋有關《人間詞話》"三種境界" 的理解,很多解釋頗為牽強,甚至是曲解。反不及你的簡明直接。

更有甚者,自我聯想,扭曲王的三境為人生三境。(完全偏離原意!)

[乙]:不少人是另有聯想。我們都可以参考,誰對誰錯自己心裡明白。

文學理論應結合文學作品說,沒有例證則不具說服力。

[甲]:很多是過份解讀,王國維恐怕絕不同意。更有些連王國維是何人也不清楚,便妄自批評。一些所謂名家,出於政治立場,對「境界」的另類解釋,也教我失望。

[乙]:文學論說如何與政治掛上了?不明白。什麼名家呢?何所依據?

[甲]:不點名了。不想將文學討論拉扯到政治話題。

[乙]:難以評說。純從文學角度考慮即可。

[甲]:不談人,只是極不認同他的另類解讀。文學歸文學,就是這樣。

[乙]:我的觀點,不管誰說,要有作品為依據。王國維成一家之言,誰也不能否定其影響力。

[甲]:閱王國維《人間詞話》,論詞之「境界」(亦適用於任何藝術),欣賞其文辭之美,驚嘆其文學功力之深,國學大師當之無愧。其學問之淵博,文學根底之深厚,今之所謂學者,望塵莫及。

[乙]:王是一時代人物,其論影響深遠。他的詞作傳世不多,亦別有境界。

修文學行當及文評者皆必讀《人間詞話》一書。

[甲]:王乃中國新學術的開拓者,連接中西美學的大家,在文學、美學、史學、哲學、金石學、甲骨文、考古學等領域成就卓著。甲骨四堂之一。王國維精通英文、德文、日文。著述甚豐,有《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》、《紅樓夢評論》、《宋元戲曲考》、《人間詞話》、《觀堂集林》、《古史新證》、《曲錄》、《殷周制度論》、《流沙墜簡》等62種。

瀏覽其《紅樓夢評論》、《宋元戲曲考》,見解獨到,功夫甚深。但王早逝,誠文壇之損失。

[乙]:王國維、郭沫若、羅常培、饒宗頤為現代四大國學巨擘,成就非凡。在甲骨文,音韻學,考古學,敦煌學各領風騷,已盡歸道山矣!

王國維自沉於昆明湖,有人視為迂腐,其行動實如晚明劉武周之絕食殉國,乃民族氣節之所在。

2020年7月25日星期六

鳳凰木,花開紅艷艷

炎炎夏日,天氣酷熱。在家附近的鳳凰木,花開鮮豔如火,格外奪目。

















註:鳳凰木,取名緣於「葉如飛凰之羽,花若丹鳳之冠」。花語為:離別、思念、火熱青春。

2020年6月11日星期四

小王子(廣東話版)


在Google圖書,發現了這部免費電子書。《小王子廣東話版》:蔡偉泉。
https://play.google.com/store/books/details?id=DhiaDwAAQBAJ

《小王子》曾是我年青時的喜愛讀物,原文是法文,我不懂。我看的是英文譯本,因為英文很淺,而故事又頗細路 (其實是寫俾有童真的大人看),很適合當年的我。之後看過些中譯本,但總覺得不及英譯本好。

《小王子》篇幅不長,俾尚有童真的成年人看,不適合過份老積的小童,也不啱已失童真的大人。《小王子》可算是經典,這本廣東話版幾傳神。值得看看。



【注
《小王子》(法語:Le Petit Prince、英語:The Little Prince),是法國貴族作家、詩人、飛行員先驅安東尼·德·聖艾舒比尼創作的最著名的小說,發表於1943年。作為法語書籍中擁有最多讀者和譯本的小說,《小王子》曾當選為20世紀法國最佳圖書。它是世界最暢銷的圖書之一,被翻譯成250多種語言和方言,全世界迄今已售出兩億多冊,年銷售一百多萬冊。(引自:維基百科)


2020年5月11日星期一

季羨林先生的人生感悟


1、要說真話,不講假話。假話全不講,真話不全講。

2
、根據我的觀察,壞人,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,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,是毒物的。我還發現,壞人是不會改好的。

3、走運時,要想到倒霉,不要得意得過了頭;倒霉時,要想到走運,不必垂頭喪氣。心態始終保持平衡,情緒始終保持穩定,此亦長壽之道。

4
、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。然而,自古及今,海內海外,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。所以我說,不完滿才是人生。

5
、自己生存,也讓別的動物生存,這就是善。只考慮自己生存不考慮別人生存,這就是惡。

6
、好多年來,我曾有過一個「良好」的願望:我對每個人都好,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。只望有譽,不能有毀。最近我恍然大悟,那是根本不可能的。

7
、做人要老實,學外語也要老實。學外語沒有甚麼萬能的竅門。俗語說:「書山有路勤為徑,學海無涯苦作舟。」這就是竅門

8
、對待一切善良的人,不管是家屬,還是朋友,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:一曰真,二曰忍。真者,以真情實意相待,不允許弄虛作假;對待壞人,則另當別論。忍者,相互容忍也。

9
、有人說,長壽是福,我看也不盡然。人活得太久,對眾生的相,看得透透徹徹,反而鼓舞時少,嘆息時多。

10
、時間是不留情的,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鏡子里照見自己的真相

11
、經常地不肯妥協,不滿於現狀,舍了這個,下一個可能更差,過多的欲求往往使你失去眼前的幸福,有時應學會遷就。

12
、天資+勤奮+機遇=成功。天資是由「天」來決定的,我們無能為力。機遇是不期而來的,我們也無能為力。只有勤奮一項完全是我們自己決定的,我們必須在這一項上狠下工夫。

13
、學者們常說:真理愈辯愈明。我也曾長期虔誠地相信這一句話。但是,最近我忽然大徹大悟,覺得事情正好相反,真理是愈辯愈糊塗。

14
、不昧良心,不違背常情,不用盡物力,做到這三點,就可以為天地確立心性,為百姓立命,為子孫後代造福。

15
、西方採取的是強硬的手段,要「征服自然」,而東方則主張採用和平友好的手段,也就是天人合一。要先與自然做朋友,然後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。

季老是我敬重的學者,學貫中西,志行高潔。一生跌宕起伏,飽歷憂患,於苦難中突顯其不平凡。以上感言,見於其散文集及訪談,皆真言實語。這是對人生的真切體會,金玉良言,堪可為「座右銘」。

2020年5月8日星期五

鄭海彬先生的手機攝影

去年往中國南北疆旅遊,認識了當地導遊鄭海彬先生。他温文有禮,態度可親,對團友十分關顧。

鄭先生是旅遊本科畢業,影相是他的愛好。由於工作緣故,他拍的照片,都是用隨身帶的國產手機。他的照片構圖很美,使人眼前一亮。用手機已能拍出這麽美的照片,令人驚嘆。鄭先生在新疆生活工作,所拍照片不離新疆,是其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