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鬧得滿城風雨的政府採購飲用水事件,除了暴露出採購制度上的疏漏,也突顯出負責官員的無能。港府官員,向來是:符符碌碌,得過且過,按本子辦事。不求有功,但求無過。官場名言:多做多錯,少做少錯,唔做唔錯,一做就錯。
相比之下,國內的是貪官,但不一定是庸官,庸才想貪也貪不起來。而香港的是庸官,比目皆是。兩者都不是好官,但庸官比貪官更差劣,對社會、人民的損害更大。好官難求,庸官周圍都是,愈符碌愈高昇。
很多人批評中國大陸貪官當道,打貪不力,但「貪腐」並非中國所獨有啊,這是「人」的問題,有誰不貪?沒有貪污,肯定這社會富貴不到哪裡?大家都一窮二白,還「貪」甚麼?
我不是認同貪污,但這是人性,全世界(甚麼社會)都有,不可能杜絕的。現實便是這樣。
庸才當道,更甚於貪官污吏,大家都躺平,不作為,經濟不前,社會50年不變,吃老本,等死!
貪,不對,自然要打。所以,要有包青天,要有廉政公署。你夠胆貪,便要接受被捉的懲處,這就是法治。不可能有完善的制度,也不可能有完美的人。
水清則無魚,有濁水反而正常;但水太濁變成污水,魚要生存也很難。所以,只能盡量排污化淡,使魚能生存,水能飲用。生態如此,官場亦然。
香港百年滄桑,好不容易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管治。但回歸後,吵吵鬧鬧爭取所謂「民主自由」,不搞民生建設,平白虛耗了28年,元氣大傷,成為東方之「猪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