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
【唐】三藏法師玄奘 譯
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舍利子!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識亦復如是。
舍利子!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。
是故,空中無色,無受想行識;無眼耳鼻舌身意;無色聲香味觸法;
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;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;
無苦集滅道;無智亦無得。以無所得故,菩提薩埵。
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;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
三世諸佛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故知: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無上咒,是無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實不虛。
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,即說咒曰:揭諦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,菩提薩婆訶。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一直想寫一篇有關《心經》的感想,總覺得坊間講心經的,一是講得太複雜,一是講得太簡單;也有些是故弄玄虛,更有些是胡說八道。
《心經》是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》的簡稱。全文只260字,簡明扼要,是般若經的中心思想。心經的「心」有兩層意思:一指核心 core、心要 essence;二指心識 consciousness。
就第一層面,《心經》主要講「空」,而空是相對「有」來說。空與有,實一體之兩面。空,不能言說,只能透過「緣起法」去領悟,這牽涉到體證。空,只能「觀」,以世間的言語解說都是不透徹的。解空說空,都只是空言。「空」是須要觀照的,「照見五蘊皆空」才能體證般若。
從第二層面,心指意識活動(受想行識),當淨心不起垢念,如實知見,便能放下自我、不起執著。當明白到一切皆緣起法,便能「心無罣礙;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。」
在看《心經》及其相關資料時,有一點體會,就是以哲理分析來解讀佛經,只是知性層面上的理解。如缺少一顆佛教心,既不信奉,也不體證,純粹在文字概念上兜轉,以這樣的心態來講心經(或其他佛經),只不過在門外遊走,並不能真正領略佛教的真諦。這點,正是佛教與佛學的不同之處。佛教以佛陀的教法為宗旨,重於信行,宗教為本;而佛學在闡述其義理,重於解,但過分深入反而偏離初心,與本意相違。
要了解《心經》其實不難。顧名思義,須用心去觀照,而不是用眼去看。《心經》中這幾句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最為難解。要理解其義,便得明白甚麼是色?甚麼是空?「色」指世間存在的事物;「空」是一種狀態 (緣生緣滅),互為因果的關係,並非空間上的空無一物。色受想行識為一切法(有),而空是無常、無自性,與有相對。
以邏輯符號表示:
(1)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→ A∈B,B∈A
從認知的層面來說,世間的事物都離不開因緣和合而生,而這種狀態又需要構成的事物才可顯現出來。比如:植物的生長(空),沒有了泥土、種子、陽光、空氣、水這些條件,怎能呈現出來(色)?
(2)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→ A=B,B=A
從本體的層面來說,假如將色(一切法)與空看成各別的存在,則有是有,空是空,兩者是對立關係,則諸法不生。「但諸法並不如此,有可以變而為無,無的也可由因緣而現為有,一切法的生滅與有無,都由於無自性、畢竟空而得成立。性空──無不變性、無獨立性、無實在性,所以一切可現為 有,故龍樹菩薩說:『以有空義故,一切法得成』。本經所說: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即說明此空色不相礙而相成的道理。」(引自印順法師《心經講記》)色與空實一體之兩面,你看到的是色,我看到的是空,所看雖然不同,但實體同一。比如合指為拳,張指為掌,實體為手。
對於《心經》的討論,坊間已有很多講述,可謂各有見解。我對佛教的認識仍很膚淺,佛學根底薄弱,本文所寫只是讀書扎記,純屬個人觀感。
參考書目
1. 釋演慈《心經淺談》
2. 聖嚴法師《心經新釋》第二篇心經講記
3. 印順法師《般若經講記》之二<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講記>
4. 潘宗光《心經與生活智慧》
5. 南懷瑾解讀《心經》
####################
【後記】
翻看一遍,作為隨筆短文,還可以。既不是學術文章,自可寬鬆一點。文中舉例,確是自己想出來的,並非抄取他人。除文末一小段引用印順法師文字(較為直接簡明),所寫所想皆出自本人。
短文1500多字,減去原文及書目字數,約有1200字。談論《心經》的文章太多了,有人喜歡長篇大論,我只抒發一兩點撮寫成短文。其實《心經》很簡明的,也不用過份發揮,搞得太複雜艱深!
謝謝分享!一句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坊間都有不同解釋,對於門外漢的我,實在不容易理解。
回覆刪除《心經》有不同的解說,主要是講「空」。經文所以難解,原因是有很多名相(佛教用語),且文字是從梵文翻譯過來,搞清楚了意思,便會理解明白。
刪除